案三十二、徐×,女性,59岁,农民。

因胸闷心慌,头晕眼花反复发作3年余,近又发作而于1979年11月19日入院。

体检:血压18.5/10.5kPa,心脏浊音界向左下扩在,心率44次/分,心律有时不齐。心电图检查:窦性心动过缓,Ⅱ°房室传导阻滞(莫氏Ⅱ型)。

中医诊治:胸闷心慌,头晕眼花,畏寒肢冷,神疲乏力,面色萎黄,纳可,大便溏薄,小便清长,舌苔薄质淡暗,脉迟。证属心脾两虚,心阳不振,脾阳亦衰,气血不足,气滞血瘀。治以温心阳,益心气,佐以健脾化瘀。用熟附子15g 肉桂10g 参三七15g 研末分15包,每日服2包;另用丁桂散、生麻黄研末敷脐。内服中药处方:熟附子10g 桂枝桂心各3g 党参30g 黄芪15g 白术15g 炙甘草5g 枳壳10g 陈皮10g。治疗1周后畏寒等自觉症状减轻。12月3日作心电图复查,心率67次/分,左心室高电压,未见传导阻滞。隔5天再复查心电图,心率63次/分。左心室高电压,室性停搏。一般情况好,心率在60次左右,偶有早搏。1979年12月9日出院门诊随访。继续服原方。1980年1月18日复查心电图,窦性心动过缓,59次/分,左心室高电压。1980年3月10日来访,一般情况良好。

按:该病例属虚寒证,用补气温阳法,以参附汤为主,佐以理气化瘀之品。内治和外治相结合,内治不仅服汤剂,并用粉剂吞服以增强药力。治疗后不仅症状好转,心电图亦有改善。